有朋友说 这几天平江又出名了! 为啥? 因为近日不少媒体纷纷报道—— “平江县童市附近一农民建房挖基时,在山坡边挖出巨型连体竹笋,连体笋由十四只竹笋连接成一排,引来当地群众围观。”
也许你会说, 这有啥好说的,我早看过了! 别急,请看下文! 早在3月31日,阿拉宁波网也曾报道“宁波宁海大佳何村一位村民,今天挖出了一排连在一起的竹笋,大大小小有十三株!”
这么巧?
幻梦惊奇地发现,两地遥隔千里,所用新闻图片竟然一模一样!不但这株引起众人好奇之心的竹笋处处相同,连当事人的相貌以及其挖笋的姿势都无有分毫差别。
哎哟,不是说好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的么? 难道植物可以网开一面? 难道这位农民伯伯是有俩个“身份”的人?
这笋出来后,各大网媒纷纷转载—— 最有意思的要算网易了
言归正传,这到底咋回事呢? 我们稍稍来扒一扒!
通过网络搜索可发现,宁波报道“惊呆!宁海一村民挖出‘连头笋’竟连着十三株”的时间是在2016年3月31日,其文标注来自甬派客户端,而其他网媒标明的来源也大都是这俩个地方。
此后通过搜索工具同样可以发现,网媒报道“平江农民挖出"多胞胎"连体笋”的消息都迟于这个这个消息多日。
时间的前后似乎并不足以说明孰真孰假,所以,幻梦找来了一段疑为“当事竹笋”的视.频,请大家自行分辨当事者口音,看看这笋子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能“倏忽行千里”!
下面的话可以不看, 咱一时手抖敲多了! 又舍不得删!
无心梦话:
在幻梦看来,这株“连体笋”或“连头笋”到底是什么地方的或许并不重要,毕竟该事件还无伤大雅,而媒体偶尔出现“乌龙事件”也并不意外,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包括所有媒体和媒体人以及网友们都应当引起警惕和反省。
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及新闻采编人员来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媒体与新闻采编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弊端。如真实性与时效性都属于新闻的基本特征,但后者在得到新技术增强的同时,前者却受到了其严重的挑战。另外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已经是无可与之争锋,所以就目前境况来看,其最具优势的还是真实性。
对于某些新媒体和自媒体来说,习惯性的转发,从某个角度讲,已经让他们基本丢弃了媒体的质疑基因,将自身的公信力与严肃性完全寄之于转载源——传统媒体,并因为市场营销、语言网络化及抄袭等多种原因在有意识无意识地消解新闻的严肃性。
幻梦前不久就在某知名网站见到一篇内容为“岳阳某某微商月薪百万”的文字,而且文中还以记者采访的对话形式。而事实上,只要是媒体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篇软文,可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不具备这种分辨能力的。所以,最终为此不良影响买单的不仅是X媒体,还有传统媒体。 当然,这与某部门的监管不无关系,但根子还在于新媒体自身。
对于网友而言,幻梦今天看到网络上就有网友在疯传——“五亿毒疫苗案主犯判三缓五,司法机关该当何罪”。事实上通过百度搜索可发现这是一个谣言,并有清醒的网友疾呼:这个消息的来源是有人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五亿毒疫苗案主犯判三缓五,司法机关该当何罪?》。
在文中,博主将疫苗事件主犯庞某在2009年因类似事件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与最近的这起案联系起来,用模糊的词语和惊悚的标题为“山东疫苗事件主犯被判三缓五”这一虚假信息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然后一帮不太喜欢大脑思考,或者又别有用心的人便纷纷跳出来大声疾呼……
啊!一时有所感慨,竟然敲了这么多字,估摸没几个会看完的,不说了。最后以人民网的一段话作结共勉:
人民网:新媒体们在一路狂奔、盲目求快之余,却常常忽略了同样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无论是新媒体,还是网络更新换代之后出现的X媒体,首先是一个“媒体”。公信力,才是媒体的第一生命力。无论传播的形态怎么变,媒体都不能忘了自己的使命。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无论在什么时候,媒体都应保持一份清醒与冷静,一个受人敬重的媒体,未必能赢得最大的点击量,才是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