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样的男子 发表于 2016-2-11 11:42:40

平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舞

  第一节、火龙舞溯源    火龙,又称“灯龙”,“龙灯”。    “舞龙”最初是一种祭祀,而非娱乐,成为助庆娱乐应是汉唐以后的事。因为灯节始于汉初,盛于唐宋。灯节上表演的龙舞是“龙灯”,由此可见,最早成为助庆娱乐的龙是火龙。“火龙舞”(龙灯舞)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史记》、《汉书》、《后汉书》有多处记载。唐、宋时期的社火和舞蹈的表演中,龙灯表演是最常见的。最早关于龙灯舞的描述是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的记载:南宋行都临安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而用诗词描绘龙灯舞的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他的笔下,龙灯舞五光十色,热闹非凡。    然而,在最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孟州市槐树乡龙台村的火龙舞宣称起源于商周,兴盛于西汉。清乾隆五十七年编修的《孟县志》记载,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8年,龙台村火龙舞已经进入鼎盛时期,经常在五龙庙前参加祭祀和比赛活动。这一宣示将火龙舞助庆娱乐的兴起时间提前了一千年。    “火龙舞”门类繁多,风格各异。龙台村火龙舞以龙口喷火为特色,伴之三叠脊、龙上桌等惊险招式,气势宏大,场面热烈,在怀川大地有“天下火龙一绝”之称。重庆铜梁“火龙舞”绝技是铁水打金花,将铁块化为殷红的铁水,一边用长竹头勺不停地将铁水舀起向上抛出,另一边则用木板奋力迎击,将铁水打向天空,溅起漫天火花飞舞。辅以不同材质的导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场中火、升天火等,组成一片狂热的立体火阵,极为热烈多彩。被冠为“龙舞”之首。连州市用稻草扎成龙头、龙身,插上燃着的香火,青壮小伙赤膊上阵,舞动着龙头龙身,村民们点燃鞭炮扔向火龙,舞者左推右挡,但他们并不怕鞭炮烧,烧得泡越多则可以好运连连。常德“火龙”用篾丝制成有花眼的长圆篓作龙耙,糊以皮纸,套上把手,以作龙身。另扎饰龙头、龙尾,用彩布将头、身、尾连接起来,篓中置烛。扎彩球一个,安上手把,俗称龙珠。在锣鼓伴奏声中,舞珠引‘龙’左右翻滚,织成各种图案,活龙活现,姿态极美。    第二节、平江火龙舞的分布及特色    平江“火龙舞”兴盛时间无文字可考,但应早于黄龙。在县域内流行的“火龙”门类很多,保留下来的有四种。一种叫“流星火龙”,由流星、火龙、花灯组成。所谓流星就是用铁丝制成碗状篓子,装满烧红的木炭,一人两个,在空中舞动,飞舞的炭火在夜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前后相连,连绵不断,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奇特惊险、蔚为壮观。它行于龙灯之前,既作开路先锋,又照亮后面龙队。流星后面是花灯,花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观赏灯,如排灯、鼓灯、八角花灯、六角花灯、四方花灯、蚌壳灯、鲤鱼灯、凤凰灯、青蛙灯、螃蟹灯等。二是故事灯,也叫走马灯或跑马灯。灯分内外两层,内层彩绘故事,如“孟生哭竹”“董永行孝”等,内层借助蜡烛的热能可缓缓转动。花灯后面是火龙,“火龙”用篾丝织成花眼圆篓,外糊皮纸,套上把手,制成龙耙。龙头、龙尾用彩纸彩布糊裱,内点蜡烛,龙身通明透亮。头、身、尾最短为九耙,多至几十上百耙,但须单数。没有龙被,耙耙紧连,起舞时如一条带火的龙。这种火龙实际上是“龙灯”,舞法简练,可挽扭丝,跑圆场,左右翻腾,摆“天下太平”等文字。特色是场面热闹、壮观,充满喜庆。主要流传于长寿、加义的村镇。二是“狮龙舞”,由狮子、火龙组成。火龙的制作、舞技与“流星火龙”基本相同,没有龙被,一般由9节或13节组成,每节龙的肚子里点上一个蜡烛,全身通亮,龙舌、龙眼是活的,舞起来前后左右摆动,显出龙的精神和活力。由一颗大龙珠引导,走村串户,每到一地,龙行在前,进堂屋后高声念诵赞词,恭送平安吉祥。然后绕堂一周,狮子随即登场,表演狮舞。此类“火龙”流传于梅仙、余坪一带。三是“香火龙”。香火龙由木架做成龙耙,然后选糯谷稻草,洗尽晒干,除去草衣,整齐缠绕捆扎在木架龙耙上,再将香火插在稻草中,天黑之后,点点香火,汇集成片,龙耙火红光亮,数十耙相连,火龙摇摆摆摆,活龙活现,故名“香火龙”。香火是敬神之贡品,龙是上天之神,龙身上的香火是除病消灾的吉祥之物,百姓求之不得。每逢“香火龙”到来,总是奔走相告,提前在家等候。等到香火龙光临时,便铳炮齐鸣,虔诚地拔一把香火龙身上的香火,插在自己家的门口或厅堂神龛上,祈求好运降临,然后又把一束点燃的香火插到香火龙身上“恭奉”,使龙身香火源源不断,越燃越旺。穿村串户之后,舞龙队便选择一个较开阔的地方,表演火龙舞。挽扭丝、跑圆场、就地翻滚,腾空献瑞,香火在夜幕里划出火红的流行线,似蛟龙狂舞,极为壮观。百姓不断地将鞭炮抛向火龙,感谢火龙降福,驱邪除瘟,来年事事顺意。舞龙结束,将龙送到河边,点燃香烛,焚烧纸钱,将香火龙化为灰烬,让河水冲走,谓之“放龙升天”。香火龙流传于梅仙哲寮、姜源村一带。四是“捻子龙”,用油捻子作光源点亮火龙,称“捻子龙”。主要分布于浯口喻公桥、大备段一带。下面专章详述。    第三节、捻子火龙    浯口镇喻公桥旁家源是捻子龙的发源地。捻子龙何时传入,健在的捻子龙传人喻恩榜能追溯至十余代两百多年。相传喻姓祖先喻赵龙、喻子近兄弟打架被逐出家门,在四川等地谋生,数年后带回了捻子龙技艺。捻子龙是龙神,接到旁家源后一直保佑当地百姓无病无灾。有一年,旁家源失火,把房屋全烧了,唯独藏龙的楼阁没着火,火龙安然无恙。此后,捻子火龙神力大振,威名远扬,越舞越火红。每逢正月,家家户户焚香秉烛,三叩九拜行大礼接火龙,盼龙神赐福,保清吉平安。要学龙舞的人更是争先恐后,几年功夫,捻子火龙被传授到邻近的太子坪、卢家坊、张家洞、小湖岭、巢家洞、罗丝塘、冷山湾等地。捻子龙除了礼仪规矩和舞技,核心技术是炙捻子,用皮纸捻成条子缠织于双开的竹千之上,将茶油烧开,将捻子放入泡炙,炙老了点燃后生烟,炙嫩了点不燃。不老不嫩全凭眼睛看鼻子闻。捻子炙好出油锅后,为了助燃须撒上一层松香粉,撒多撒少很有讲究,将点燃的捻子吹灭,然后用力一甩,捻子立即复燃,说明松香粉撒得适度。所以炙捻子必须关门秘密进行,其技艺是不传外人的。也有人称,捻子龙不是四川学来的,是祖传的,有几千年的历史。事实上用捻子作照明,平江别处也有。我们重点介绍捻子龙,不在于考证渊源,在于它的地域特色。    【阵仗·套路】旁家源捻子龙主要由花灯、火龙、锣鼓三部份组成。花灯行于龙之前,由一人持一盏小灯笼引路。花灯由本地扎匠用竹子、皮纸、色纸制作,有排灯、鼓灯、多角花灯、蚌壳灯、鲤鱼灯、跑马灯等,灯上书“龙行一步,百草皆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话,灯内点蜡烛。花灯后是锣鼓队,两条威风凛凛的火龙在引龙人的引领下紧随其后。引龙人手捧香盘,盘内放置香炉,香炉内点广木香或贡香,香烟缭绕。旁边放香烛、红扣和收到的包封。捻子火龙共九耙,头尾和龙耙均用篾丝织成花格圆形篓,头尾裱红纸,龙眼可放光,龙舌和口中龙珠能转动。龙耙裱皮纸,第五耙上系红绸,既是装饰,也是标记,火龙没有龙珠,靠五耙指挥。龙头、龙耙、龙尾内点燃三根油捻子,通明透亮。捻子龙龙被特别,染黄色,分成二道,宽五寸,叉形相连。龙头至二耙、八耙至龙尾均七尺,其余各耙间距为五尺。火龙后锣鼓压阵。走在最后的是故事,由人扮演故事角色,边走边表演。常见故事有《唐僧取经》、《刘海戏金蟾》、《蔡坤山耕田》、《七仙女下凡》、《山伯访友》等,故事在行进中不时与群众互动,调皮的猴子常常手拿金箍棒做着鬼脸,吓唬围观的孩子,追逐路边的姑娘,以此取乐,弄得满堂大笑。    捻子火龙的套路称作“格子”,来自黄龙的简单套路,表演时也不能像黄龙那样激烈。主要套路有:天蝴蝶观音坐莲二仙传道双龙洗澡青龙洗澡双龙盘柱打马游街枫树盘根雪花盖顶九穿莲麒麟送子铁笼关象天下太平二狮解带包文拯困龙床等。    【龙规·礼仪】    〖出龙〗捻子火龙只在正月舞龙,一般从正月初五起至元宵收灯。出龙前日,要到土地庙进疏,请礼生喊礼,龙耙特别是龙头很重,进完疏喊完礼,耙子就轻了。龙脚子(舞龙人)头晚须沐浴更衣,与眷分居。    〖行龙〗行龙途中,必须保证捻子不灭,火龙通明亮光。于是每条火龙配两人挑捻子,一人管捻子。管捻子的人手里握一把点燃的捻子,随时注意龙耙,及时更换燃尽的捻子。进屋前先将龙耙逐一检查一次,确保三个捻子同时点燃。与黄龙一样火龙只能舞上水龙,步步高升。忌舞下水龙,“龙起沙,二十五年没人家”,下水龙会把人气、财气、福气全都带走。不舞回头龙,行龙途中,如果丢了一家没去,回头再补叫回头龙。回头无好事,人家会关紧大门,拒不接龙。经过庙宇,火龙要整装进庙,舞双龙盘柱、九穿莲,这两个套路专门用于敬神,在百姓家里是不能舞的。每到一地,两条火龙各有分工,一条穿屋接受恭迎,一条在外择地起舞。    〖迎龙〗火龙进入百姓家中要接受迎龙,仪式十分隆重。人们对火龙十分崇敬,为了接龙,要在堂屋中央摆放八仙桌,桌上摆放斋贡,点燃香花蜡烛。不摆桌子的就在家神神龛上摆放上述贡品。龙将进入大门时,接龙人恭恭敬敬站立西边,准备迎龙。此时引龙人端香盘进入堂屋,向接龙人鞠躬,查看贡桌或神龛有无异物暗示。如发现人家放置一碗清水,水面有三皮竹叶,这是人家要绹龙的暗示(绹龙即困龙,主家要把龙困于家中,保一家平安),引龙人急速告知舞龙头的人,龙脚子闻讯立马举龙倒退出屋。如遇将赏封放在绘有小孩图画的器物上,这是暗示要舞麒麟送子。如无暗示,即引龙从东边进入大门,跨进门槛,将龙耙放下,耙杆立于脚背上,不能沾地,龙头向主家摇摆致意。主家即行三叩九拜礼,焚烧纸钱。礼毕,火龙进屋,主家献上赏封,将斋贡果子倒进龙口,燃放鞭炮。火龙绕桌一圈,东进西出。如无桌子,龙头引龙进屋上下舞动,龙尾不进门,龙头转身从龙尾和八耙中间穿过,梳龙出屋。梳龙是龙舞十分重要的规矩,龙起身必须梳龙,不梳龙叫恶龙起身,弄不好观者会把龙给烧掉。穿屋火龙出屋后即与另一条正在起舞的火龙会合,共同表演。由于没有龙珠指挥,套路的变化由龙头或五耙的龙脚子另时决定,通过踩圈(一个套路表演完后绕圈后再舞下一套路叫踩圈)相互告知。表演结束,再次梳龙,龙头穿过龙尾时回首点头,一是表示感谢,二是示意不再回来。因为捻子火龙的规矩是舞完即走,不像黄龙有圆灯的习俗。    【器乐】捻子火龙的伴奏主要是打击乐器。大阵仗龙队有大锣大鼓和三套以上的普通锣鼓。普通锣鼓由一鼓二钞中小二锣组成,没有特定的锣鼓谱,由司鼓指挥打大众熟悉的锣鼓谱。节奏随龙舞速度变化而变化,龙舞进入高潮时,锣鼓声速也进入高潮。    【制作】龙头制作。①圆形杉木条作手柄,长五尺,上嵌一横木枋,长一尺,成丁字形。横木枋上并排凿三个小圆孔,用于插油捻子;②用篾丝织花眼圆框,长一尺,直径一尺二寸,一头用两条篾片弯成半圆插入圆框上下张开作龙口,另制两扇形固定于圆框两侧作龙耳;③外用皮纸、红绸糊裱,彩绘花纹图案。④龙眼龙角单独制作安装于龙头,眼晴装玻璃在灯光反射下可放光,耳用旧棉絮剪成“山”字形外包白布涂上颜色。      龙尾制作。①与龙头制作相同;②用篾丝织花眼圆框,前圆后扁成鱼尾状;③圆框外前半部糊皮纸,尾巴糊红绸。龙耙制作。①与龙头相同,只是木枋长一尺五寸;②用篾丝织花眼圆框,长一尺六寸,直径一尺四寸。一头封闭,一头留有圆孔用于插换捻子;③外糊皮纸。仅五耙外扎红绸。龙被制作。龙被为黄色棉布。由二条宽五寸条布组成,交叉连接。龙头至二耙、龙尾至八耙长七尺,其它各耙间距均五尺。龙被边缘安放绳子一根,防止拉断。此外各耙之间还安有龙筋(较粗绳子)  捻子制作。①用竹片削制捻扦,扦长约七寸,三分之一处开叉缠纸捻,捻脚为三角形,确保捻子插入孔眼后不转动不掉落;②将皮纸裁成长条,捻成圆形长线,织辫子一样缠绕于竹扦上;③将茶油烧开,放入捻子,炙至成色相当时捞出,滴尽余油;④从山上采回优质松香,研成粉末,均匀撒于捻子表面用以助燃。需要强调的是油炙捻子成色度的掌握和松香粉末撒放的多少没有具体标准,全凭经验。这是捻子火龙的关键技术,从不外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舞